抓质量 创品牌 余姚电器出口逆流而上
发布时间:2012-02-29 18:34:07 点击量:1037
余姚电器产品出口具有悠久的历史,从20世纪70年代的塑料制品业和模具制造业起步,如今,余姚已成为全球知名的电器产品出口基地,厨房家电、吸尘器、电热水壶、电吹风等产品产销量居全国领先地位,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1年,在全球经济衰退和外需疲软的背景下,电器企业还面临来自汇率不稳定、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升的压力。面对来自市场的种种困难,余姚检验检疫部门与企业一起抓质量、创品牌,使余姚电器出口产业在困境面前依然能够稳步前进。
抓质量:“小角色”成就“大作为”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质量是生存之本,是发展的基石。在电器出口产业发展的新时期,如何发挥企业的质量主体意识,引导企业走以质取胜的发展之路是余姚检验检疫人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2011年,余姚检验检疫局以抓质量为目标,在一线检验部门开展了项目组攻关活动。四个项目组分别将“标准更新”、“标志提升”、“培训帮扶”和“模式深化”等日常监管中的重点、难点作为攻关的对象,在攻关过程中分别扮演“领头羊”、“严医生”、“培训师”和“监督员”的角色,携手企业提升产品质量。
标志不合格率居高不下一直是限制余姚出口电器质量提升的瓶颈。为了破解这一“老大难”问题,“标志提升”组的成员尽力当好“严医生”为企业“把脉”,从查找“为什么”,谋划“做什么”,解决“怎么做”,关注“长期做”四个方面入手,帮助企业建立了审核、校核、反馈、首检的“三级四层把关”制度,行成了辖区出口电器产品“标志和说明”评审的长效机制。
“检验检疫部门帮助我们将标志和说明的评审记录导入企业管理体系,特别是在新开发产品和标准更新换版时提前介入,使我们产品标志和说明的不合格率下降了近一半。”余姚西摩电器的郑总如是说。
经过检企双方的共同努力,2011年,余姚出口电器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产品型式试验的不合格率下降了近6个百分点,其中标志和说明检测不合格率下降了约24个百分点。
创品牌:“小家电”赢得“大市场”
从为别人做配件,到成为全球电器产品的代工基地,余姚电器企业深刻体会到“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无奈和打造“自主品牌”的迫切需要。
2011年,宁波检验检疫系统开展了“破解‘十二问’,强局谋发展”系列活动。余姚检验检疫局积极响应活动号召,开展了一场“培育余姚知名品牌,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专项行动,帮助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建设自主品牌。
宁波贝仕迪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制造咖啡机和暖风机的小家电生产企业。但长期以来,企业的出口产品主要以OEM为主,利润空间被最大化地压缩。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公司领导决定从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入手,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
2011年初,贝仕迪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一个中型安规实验室,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公司还通过参加柏林国际电子电器展、中国小家电博览会等大型展会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余姚检验检疫局在得知企业建设自主品牌的行动后,主动与企业联系并制定了“一对一”的帮扶政策,通过送经验、送服务、送技术帮助企业提升品牌的整体实力。
送经验,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依托余姚电气实验室的管理经验,在企业引进新检测设备时帮助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以满足产品研发和验证检测要求。
送服务,提供国际认证便利条件。以最快的速度安排企业在本地进行UL等国际认证检测,同时利用“一测三用”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出口成本。
送技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组织检验人员和实验室工程师深入车间进行指导,帮助企业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和质量保障水平。
通过检验检疫部门的帮扶和企业自身品牌建设的实践,2011年,贝仕迪的小家电出口额已达到了28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Bestt”品牌出口比例提高到50%以上,沃尔玛、GE、HB等国际买家都已成为贝仕迪的长期合作伙伴。
在余姚,像贝仕迪这样注重打造特色区域品牌的企业已越来越多,在富达、帅康等老品牌的带动下,日樱、亿达、大华等自主品牌在近年来也已脱颖而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仍在继续,但余姚电器出口市场却依然看好。2011年,余姚小家电、大家电、灯具等电器产品出口总额已达到20.02亿美元,同比增长12.1%,显示出良好的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