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疫局:以“硬措施”提升出口企业“软实力”
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层出不穷的贸易壁垒,余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结合“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围绕“质量管控力、市场开拓力、风险防范力、自主创新力、人才孵化力”,提升出口企业“软实力”。
构建监管网络,提升企业质量管控力
加强源头监管。对基础薄弱、管理不成熟的小企业和新企业提前介入,帮扶前移,在厂房建设、工艺流程、质量体系等方面给予指导;对出口农产品、服装、塑料制品的安全卫生项目检测前移到原辅料审批,提前控制不合格率,降低企业库存成本。
加强过程监管。抓住关键控制点,提高企业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和自检自控能力,通过签订责任书、行政处罚等形式强化企业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帮扶企业建立质保体系。
加强后续监管。重点监控食品添加剂、蜂蜜等高风险产品,注重对成品的验证,强化不合格环节的整改。
推行多元战略,提升企业市场开拓力
该局加强区域优惠原产地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制订实施包括简化注册登记手续、开通“绿色通道”、汇编《区域原产地证优惠关税一览表》等便企措施,大力助推辖区企业用足用好区域优惠原产地政策,推进出口多元化战略。今年1-4月,该局共签发各类区域优惠原产地证522份,同比增加20%,其中4月份就签发中国-智利、中国-东盟、中国-巴基斯坦三类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172份,涉证金额357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0.30%和43.25%。
另外,该局积极引导全市农产品出口企业着眼于优化产品在全球市场的配置,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传统市场保持稳定的同时,主动开拓非洲等新兴市场,非洲市场出口比重占据了近30%,今年辖区还新增了辣椒干及蜂蜜的出口,实现出口市场配置的多元化。
传授“破壁术”,提升企业风险防范力
该局及时收集国外贸易壁垒相关信息,进行多渠道的风险警示,到目前止,共发布《技术性贸易措施最新通报》116辑,编发《国外通报我国不合格产品信息》22份;余姚电气实验室积极开拓国际认证业务,今年1-4月份,共完成各类检测615批,国外认证检测55批,为出口企业应对贸易壁垒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加强风险预警的基础上,该局及时传授“破壁术”,帮扶企业积极应对。针对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美国加州关于木质人造板中甲醛释放量的法规,该局迅速行动,积极帮扶辖区出口木制品企业克服贸易壁垒,从原材料采购、加工、成品检验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产品顺利出口;为帮扶辖区出口速冻蔬菜企业应对美国农业法案要求的强制性原产国标签最终法规,该局在第一时间向企业人员进行现场宣传贯彻,在产品检验时对报检产品进行零售包装核查。
用心开展帮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力
余姚电气实验室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与多家出口电器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全面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技术支撑。近日,余姚电气实验室为“一对一”帮扶企业——余姚富一桥电器有限公司的五款发夹板顺利进行了UL目击试验。
2008年12月,余姚电气实验室开辟灯具能效检测领域,在全社会提倡节能减排,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的大背景下,为辖区灯具企业技术革新、产品结构调整和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同时,该局致力于提升企业品牌创新能力,为榨菜、杨梅、灯具、小家电等余姚特色产品以自主品牌走出国门提供良好的检验检疫环境和政策、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
搭建培训平台,提升企业人才孵化力
余姚电气实验室根据企业个性需求,开展“一对一”定向培训,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指导、咨询,提升企业检测人才实力。同时,该局组织出口小家电企业检验员、出口塑料产品检验员培训、报检员资格考试强化等培训,在提升理论水平同时,增加现场操作能力考核,切实增强了厂检员的动手能力和自检自控能力;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内审员培训,在培训中引入针对企业自身的核查检查表编写、内审计划编制等培训内容。
为确保灯具产品顺利开检,对辖区即将纳入法检的32家灯具企业的60名企业报检员和品质管理员进行培训,使企业迅速掌握“出口企业全备案信息库”软件操作、灯具能效标准、优惠原产地政策等。